首页

sm论坛女S

时间:2025-05-29 21:27:04 作者:中国(山东)—太平洋岛国乡村振兴合作交流圆桌会在山东举行 浏览量:72309

 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(记者 陈溯)7月12日是“国际防治沙尘暴日”,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(国家林草局)获悉,近20年来,中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、强度减弱的趋势,由1981年至2010年均值17次,减少到近10年均值9.2次。

  “国际防治沙尘暴日”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,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。

 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,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(沙尘源、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),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。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、建设防护林,可以增加地表植被,防治土地沙化,减少沙源面积,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、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。

  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,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《防沙治沙法》,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。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,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。

  经过长期努力,中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,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。据国家林草局统计,“三北”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.8亿亩,治理退化草原12.8亿亩,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.05%提高到13.84%,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%降低到70%左右,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,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,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。

  中国积极履行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,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。近一年来,中国以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为行动指南,挂牌成立了中阿干旱、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,重点面向东北亚、阿拉伯国家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,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,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,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。(完) 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乌称俄军夜袭敖德萨:响起一连串爆炸声、发生多起火灾

“现在路修好了,从乡里到县城,一天之内就可往返,很方便!”卓嘎感叹道。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,日拉山不再成为与外界的阻隔,巡边之路也不再遥远,放牧的队伍日益壮大,不断延伸着“家是玉麦,国是中国”的信念。

巴西学者保利诺:关注中国,就要认识中国、了解中国

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工作,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,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推进新型工业化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,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总结制造业金融服务良好经验、衔接近期印发的各项政策文件的基础上,研究制定《通知》,进一步明确制造业金融服务重点任务,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把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持续加大支持力度,优化服务模式,更好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和推进新型工业化。

京津冀三地已实现立案与诉讼服务领域多事项跨省通办

从上海出发,“G60号”列车将长三角的电子产品、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、高附加值产品,运往东南亚。链接世界、畅通双循环,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逐渐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。

欧盟26国警告以色列不要进攻拉法 呼吁立即停火

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西藏石刻艺术,参与保护的人也多了起来。据格旺介绍,在日喀则康马县、南木林县等地,都有石刻文化传承研究联合工作站。“也有很多年轻人很感兴趣,这种现象特别好。”

香港举行投资策略会 海内外专家探讨投资风险与机遇

南非西开普省前旅游局局长 凯文:中国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,让亿万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,令人敬佩。这是我们非洲可以学习的发展模式,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,使人们摆脱贫困、减少失业,并且能够与他国建立良好的关系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